这场俄乌战争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但始终未见任何突破,当初特朗普曾承诺24小时就能结束战斗,这个承诺最终没有兑现,他随后将不满情绪转移到了印度方面,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
战争承诺落空
特朗普说俄乌冲突很快就会结束,可半年过去了,战斗还没有结束,双方还是僵持不下。他对于自己预测的失误非常尴尬,处理国际事务时很不顺手。他急着要找个替罪羊来掩盖现状,印度就成了最合适的目标。因为俄乌冲突刚开始的时候,印度在能源买卖等方面的一些做法很受关注。
印度俄油交易
自从俄罗斯同乌克兰之间爆发军事冲突,印度在从海外获取能源的途径上出现了明显调整。该国每天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超过两百万桶,这一数量相当于印度原油总供应量的百分之三十九,较战前水平增长了十倍以上。印度方面觉得,这是保障国内能源供应正常的必要手段,美国方面却觉得,印度的这种行动是在援助俄罗斯的军事行动。
特朗普怒批印度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情绪很热烈,猛烈地批评印度。他诉说印度把从俄罗斯购入的石油转手卖掉,从而获取丰厚的收益。他还嘲讽印度经济状况很差,即将垮台。他还屡次把印度称作“关税大王”,对印度的关税政策很不满意。
印美贸易矛盾
印度不断主张对网络产业征税,让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科技企业感到为难。另外,在生意谈判上,印度方面不肯在农业议题上让步,因为这个牵涉到莫迪总统的基本选民基础——乡下居民。特朗普计划运用关税措施迫使印度让步,使得两国之间的生意往来愈发紧张。
印度战略自主
印度不加入美国对中国的芯片管制,反而加大从中国买入的光伏产品,其军事系统也用上了俄罗斯造的设备,这表明印度不想完全被美国支配,正努力保持自己的战略自主权,印度执政党副主席还提了基辛格的话,表达对美国做法的不满。
未来局势走向
如果特朗普提出的50%关税真的实施,印度出口可能要损失大约33亿美元,整体的出口量或许会因此降低0.3个百分点,印度政府可能会借上合峰会的机会,进一步拉近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同时也会向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和组织表达友好的姿态,这件事也警示了那些犹豫不决的人,在大国竞争的时候,一定要有自己明确的主张和坚定的信念。
大家都在关注印度是否会在这场同美国的竞争中坚持自主的方针,希望多阅读、分享这篇文章,并且谈谈你们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