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在亚洲太平洋区域军事活动频繁,首次把“暗鹰”导弹派到澳大利亚,引起各方广泛关注。这种做法不仅破坏了当地军事力量对比,还可能带动新一轮武器竞赛。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相关情况。
美“暗鹰”澳首部署
《澳大利亚时报》8月4日文章称,于“护身军刀2025”军事活动期间,美军首次把“暗鹰”高超音速武器运抵澳洲。“暗鹰”是陆海两军共同研发的产物,飞行速度最快能达到17倍音速。官方公布的射程大约是2800公里,但实际飞行记录显示超过了3800公里。此次安排无疑加大了美军在亚洲太平洋区域的军事存在感。
“堤丰”西太实弹发射
在这次联合军事演习里,美国陆军首次在西太平洋区域试射了“堤丰”中远程导弹系统,这个系统能够装载“战斧”巡航导弹和“标准 - 6”导弹,其中“战斧”的射程超过一千五百公里,“标准 - 6”的射程达到三百七十公里,并且拥有超音速攻击性能,这些武器让美军在该区域的火力打击能力得到增强,攻击范围和威力也进一步扩大了。
俄反制措施出台
美国在多个地区放置了地面中程导弹系统,俄罗斯外交部于8月4日发表声明,说明不再遵守《中导条约》规定的自我约束措施。俄罗斯《观点报》指出,将在合适的地方布置“橡树”导弹。8月1日,普京透露“橡树”导弹的首批量产型号已经配发军队,并且正在大规模制造。去年11月进行的试射活动曾引起全球瞩目。
俄“榛树”优势明显
军事观察员张学峰表示,对比美国的“暗鹰”,俄罗斯的“榛树”导弹在射程和速度方面表现更佳。“榛树”导弹既能使用核弹头,也能使用常规弹头,而“暗鹰”目前主要配备常规弹头。尽管“暗鹰”将来或许会换装核弹头,但目前它仍然是常规导弹,因此在威慑力上略显不足。
美军亚太火力调整
美国在澳大利亚安置了“暗鹰”,在菲律宾配置了“堤丰”。此外,正在加速制作PrSM弹道导弹和“拉斯姆”隐形巡航导弹。军事分析家魏东旭指出,美军在亚洲太平洋地区重新安排部队和武器配置,不再像过去那样主要依靠海空军,而是需要陆军拥有更远的远程打击力量。
盟友安全存隐患
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布置导弹系统,迫使伙伴国家跟随其后。菲律宾、日本等一些国家如果为美国提供发射场地,就可能被卷入主要国家之间的战争,自身的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这种情况不仅会损害地区和平与稳定,也会让那些伙伴国家面临极大的风险。
大家觉得美国在亚太地区持续增强地面武器力量,会对当地局势产生什么长远后果?欢迎在下方发表看法,并且请支持这个帖子,转发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