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典籍没有提及始皇帝向西部寻访药物,所谓“昆仑石刻”被很多人视为后世伪造的产物。不过,里耶秦简的出土,也许能够修正这一看法。
里耶秦简新发现
里耶秦简近期逐步完成整理并公布,其内容比传统文献更详尽地反映了秦朝的运作实况,其中许多信息在史书中没有记载。简牍7到105号所记录的“求药天下”,是一项下达至全国郡县的求药指令,表明秦朝所有“县”级单位都被纳入了集中搜购药物的体系,并且必须按照规定提供“本县所产”的药材。
郡县求药实证
里耶秦简9 - 1305 + 9 - 1739记载“都乡黔首无良药、芳草及其他罕见物品”,此简件为郡县实施搜药指令提供了确凿依据。该简系迁陵县在接到诏令后,对良药分布状况进行的核查记录。迁陵县下辖都乡、启陵乡、贰春乡三个乡级行政区划,都乡未发现良药和芳草,表明其余两乡或许也承担了搜罗任务。
诏令所求特殊
这批秦简中包含众多实用医药方剂,例如“治疗金属创伤不生疮的药方”“治疗突发心痛的药方”“治疗黄疸的药方”等,然而简9 - 1305与9 - 1739中,都乡上报缺少良药和香草,这说明诏令所需物品具有特殊性,迁陵县难以采集,由此可见,此次求药并非针对常规药物。
特殊贡品“秋鰝”
秋鰝体长可达二三丈,须长数尺,符合求药诏书中对“奇物”的描述,因此被琅琊作为贡品献上。根据简12 - 1324的记载,秋鰝与五杏药一同被进贡,表明它们是官方认可的珍贵药材,从而扩充了求药体系。
求药工程规模
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是一项多渠道展开、陆地与海洋同时进行的国家级重大计划。《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主要描述了向东寻找药物的情况,但史书记载或许只选取了部分内容。考虑到秦始皇对永生的极度追求,实际寻找药物的行动次数和范围明显大于史书记载的规模。
石刻记载互证
《史记·秦始皇本纪》提及二十七年始皇视察陇西、北地等地,将“前往昆仑采药”置于“遍寻天下良药”的情境中,两则记录彼此印证,显著提升了伪造石刻的难度,其中“前往昆仑采药”的记录与流传至今的史籍、出土的秦朝简牍相互佐证。
根据当前证据,“昆仑石刻”是否为后世伪造仍需进一步考证。关于“昆仑石刻”的真实性,公众持有不同观点。欢迎在留言区表达您的见解,同时建议对本文进行点赞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