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哮喘病人使用生物药物是当前医疗上的重要议题,日本的研究到底指出了哪些要素决定了开始使用的时机?现在我们这就去弄清楚。
研究背景与目的
京都大学第一红十字医院的科研人员,执行了一项单中心的回顾性观察项目,目的是全面考察重症哮喘病患开始使用生物药物的时间点,以及决定启动治疗的相关条件。重症哮喘具有严重的危害性,生物药物虽然提供了新的治疗前景,但开始用药的时机和影响因素十分复杂,这项研究的重要价值就在于此。
沟通次数影响因素
调查表明,经常准备OCS的人,在开始使用生物制剂前,有超过七成需要至少四次交流,这个比例远远超过那些不常准备OCS的人,后者只有百分之十一点四。对于一年内发作三次以上的患者,开始治疗前需要至少四次沟通的比例是四成五,而发作次数少于三次的,这个比例只有百分之八点八。由此可见,是否常备OCS以及发作的频率,都会影响需要沟通的次数和开始治疗的时间。
启动治疗决定因素
哮喘突然发作是开始使用生物制剂的主要原因,比例达到64.8%,接着是当前疗法效果不好,占比为31.5%。决定使用生物制剂的其它原因包括,需要治疗其它未控制的病症,或者现有疗法的副作用,以及生物制剂用药时间与现有治疗冲突等。大部分患者是因为新出现的症状才开始使用,费用不是主要考虑因素。
OCS使用的潜在问题
传统形式的OCS或许会让患者觉得病情容易控制。由于暂时感觉症状减轻,患者可能会忽视使用生物制剂的必要性。这表明医生需要规范OCS的使用,如果患者没有接受充分指导或者没有制定治疗计划,就不应该允许常备OCS的做法,而应该尽快采用生物制剂来改善治疗效果。
选择合适的生物制剂
这种呼吸道疾病的表现形式差异很大,其内在机制也相当复杂,因此挑选恰当的免疫调节药物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计划至关重要。病人的炎症反应状态会不断变化,医生需要经常检查血液中的相关指标和身体的具体状况,以便确保治疗措施与当前的炎症特点相吻合。如果选用能够同时应对哮喘和其它健康问题的药物,那么就有可能一次性处理多种病症,从而改善患者的整体生活体验。
治疗监测与调整
需要密切关注哮喘控制状况,在治疗期间进行监测。开始使用后,要观察四到六个月,看效果如何,如果改善程度一般,可以继续观察六到十二个月。如果治疗效果不理想,就要检查用药是否规律,吸入装置是否合适,剂量是否恰当,必要时需要修改方案或者停止使用。选择药物制剂时,要全面考虑各种情况,经常评估其特点、相关指标和实际反应,根据情况变化调整治疗计划。
阅读完这篇内容,您觉得在现实医疗工作中,针对重症哮喘病人,不把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作为常规药物来准备,推行起来会遇到哪些难题?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参考价值,请帮忙点个赞或者转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