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东极岛登陆院线,能否延续口碑热度成焦点?

制作战争历史类的影视作品,往往容易触动敏感神经,这部《东极岛》以二战为故事舞台,其中既有激动人心的情节,也存在备受批评的片段,现在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

叙事切入视角

《东极岛》通过一对“海盗后代”兄弟的视角,展现了1942年日寇围困中的渔村景象。在此之前,岛上居民虽然分散居住、旧怨未消,但生活还算安稳。这种从底层民众和微小村落出发的讲述方式,使观众能更真切体会那个年代平民百姓的生存状况,从而与历史产生共鸣。

通过选取细微的情节来展现宏大的主题,这种表现方式有助于观众迅速进入故事场景,体会到那个年代里沿海地区的生活气息,从而为这部关于抗日战争的作品营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开端。

人物情感转变

_新片尝鲜丨《东极岛》到底成色几何?_新片尝鲜丨《东极岛》到底成色几何?

影片里有一个角色,他和倪大红扮演的“吴老大”相似,表面严厉内心善良。当他目睹弟弟阿荡救助落水的英国士兵时,态度发生了变化,从无情转为怜悯。这样的情感变化,让角色显得更加丰满可信,同时也揭示了在战争环境中人们内心的转变。

人们从他的变化里,体会到战斗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并且看到仁爱与怜悯之情怎样在无情状况下被激发,这反映了人在艰难时刻所展现的美好品质。

致敬元素力量

影片结尾对中国人的赞颂,令现场观众无比激动。在宏大的战争场景映衬下,《东极岛》把中国人应有的刚毅和勇猛再次搬上大银幕。这样的赞颂不只是表面功夫,也是对那段岁月里中国人顽强抵抗意志的认可和传播。

它使观众牢记往昔,体会前辈们的坚毅与勇猛,并且让大家知晓,那段岁月不容被忘记,这种精神应当被继承。

影片接受程度

新片尝鲜丨《东极岛》到底成色几何?_新片尝鲜丨《东极岛》到底成色几何?_

《东极岛》是部商业电影,具备一定的观众基础,内容讲述的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抗日战争故事,因此比较容易被大家理解和接受,不过电影里描绘了渔村被屠杀,还有活人被活活烧死的场景,这些画面拍得太直接,可能会让一部分人感到不舒服,心里觉得很难受。

真实的历史确实令人难受,但在展现的时候,怎样掌握分寸,既能够让观众铭记历史的痛苦,又不会让他们感到太难受,是这部电影必须考虑的事情。

角色塑造问题

倪妮扮演的阿花令人不太满意。开头宣传得很大,但正片中没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情节,唯一可能让人记住的亲密场面又显得太不接地气,不像当地人的交往方式。她作为整部戏中唯一的女性主角,几乎没什么个人层面的刻画,基本上只是用来带动村民思想转变的一个符号。

电影中所有角色和关键事件都是为了突出男主角的卓越形象而设计的,导致人物刻画不够均衡,观众难以充分体会每个角色的独特之处。

历史核心体现

新片尝鲜丨《东极岛》到底成色几何?_新片尝鲜丨《东极岛》到底成色几何?_

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和电影《东极岛》所展现的故事,表面上看并不相同。里斯本丸沉没事件的动人之处,在于岛民们体现的人道情怀,他们救助他人仅仅是因为“人命无价,不能任由他们灭亡”的简单信念。

影视作品在还原这段过往时,是不是应当更侧重那些质朴而感人的情谊,而不是过分突出其他方面,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您认为电影《东极岛》在表现过去和创造人物方面,可以怎样提升?期待各位支持传播,同时在留言区发表看法。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闽东之光影像中心 www.mdzg.tv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证号:1412020002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证号:104420004
渭南高级中学 济南市章丘区妇幼保健院 玉田县妇幼保健院